平凉记忆
当前位置: 首页 >> 档案文化 >> 追忆平凉 >> 平凉记忆
记忆中的“牛皮娃娃”戏
发布时间: 2010年12月11日 文章作者: 佚名 浏览次数: 【字体:

1980年,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但对小孩子来说,为衣食操心只是大人们的事情,听戏、看社火、打木猴、摔跤、捉泥鳅才是生活中的全部内容和快乐所在。看“牛皮娃娃”戏是我童年时的最爱、每逢乡俗节庆,便有五六名演员、两只戏箱组成的皮影戏班子出现在村口。在孩童们欢乎跳跃声中,大人们一贯愁苦的脸上也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在请神、烧香、祭供,请祖先等活动结束后,“牛皮娃娃”戏终于在一阵震耳的鼓炮声中开场了,只见唢呐声声、仙乐奏响,诸神登场,口念道白、场面宏大热闹。《黑虎搬三霄》是我印象最深的神仙打斗戏,该戏取材于神话小说《封神演义》,讲的是黑虎赵公明搬来三个师妹(即三宵)与姜子牙率领的两周大军进行决战,最终败亡的故事。剧中夸张怪异的脸谱、精美绝伦的服饰、五花八门的法器,酣畅淋漓的打斗以及赵公明霸王般悲壮的失败对我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使我至今对“牛皮娃娃”都有着图腾般的崇拜和敬畏。

 


  “牛皮娃娃”戏对演出出场的要求不高。在大一点的院落或窑洞内搭一个棚子、绷一块幕布、点两盏汽灯、放两串鞭炮,舞台的搭建就算大功告成。演员和道具都摆放在幕后,伴奏乐器一般有皮鼓、铜锣、唢呐、板胡和二胡。由于不用装扮出场,演员们数量也不多,因此对人员分工也不是很严格,既可以集伴奏和演唱与一身或一人兼唱几个角色,也可以翻看台本、喝水或者嗑瓜子。演员中最重要的是要数挑线手了,一个好的挑线手可以为班(社)积聚很大的人气。在雪白的幕布上挑线手们用他们精湛的技艺,向人民演绎着人、神、冥三界的精彩故事。正所谓“一口道尽天下事,双手舞动百万兵。”


  “牛皮娃娃”又叫“牛皮灯影”是陇东皮影的别称。陇东皮影以其刀口锋利,影人个大、雕工精细、色泽素雅而成为皮影流派中独特的一支。说它“独特”,也指它只用牛皮制作,而不像其他流派的皮影可用羊皮、驴皮制作。用牛皮制作皮影跟陇东人的习俗有关,陇东人认为驴子长相丑陋,是鬼的化身,而牛是神圣之物,可以避邪克鬼。“牛皮娃娃”戏多用在敬神,祈福方面,故而用牛皮制作皮影更能体现对神的尊敬、陇东皮影的讲究由此可见一斑。


  说到“牛皮娃娃”就不能不说到咱平凉的“皮影大王”马德昌,他是我市粮食局退休干部,静宁县人,一生致力于皮影的收藏和制作,在文革后到处奔波,抢救并收购了大量的皮影,使流传了千年的皮影艺术得以保存和传承,成为世界美术界推崇备至的珍品。他的皮影藏品曾被《中国年鉴》、《中国美术全集》以及德文版《中国皮影戏的过去与现在》等书选录,平凉市档案馆也保存着他的部分收藏品和《皮影艺术的魅力》一书。“皮影大王”的美誉,应该就是人们对这位皮影人最大的褒奖吧!